“掐架”思維有兩個重要特征:一是迅速劃分“敵我”陣營,污名化反對者的動機;二是過分放大可能產(chǎn)生的負面影響,并以此來削弱一方的道德正當性。
先看動機。有人就指出,媒體刊發(fā)學術質疑是在蹭熱度。然而,邢立達等人的成果是《自然》的封面文章,大眾媒體本身已進行了大量報道。對這樣的熱點事件,媒體提供發(fā)聲平臺,無可厚非。
又有人認為,只有在學術期刊上才能討論學術話題。事實上,學術論爭的場合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研究成果已進入了大眾視野,在媒體上提出疑問,程序并無不妥。而且,文章只是發(fā)問,不是蓋棺定論。評價質疑的質量,要看質疑本身的證據(jù)和邏輯,而不是質疑發(fā)表在哪個平臺。論文交流只是學術共同體交流方式的一種,發(fā)在《自然》上不是無懈可擊,發(fā)在媒體上也并非低人一等。
還有一種觀點則更為微妙——有不同意見為何不私下傳達,何必公開發(fā)表?
這可能恰恰是我國學術論爭長期以來比較沉寂的原因之一??茖W共同體內(nèi)部普遍存在“人情風”,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,怕得罪人,怕傷感情,干脆藏著掖著,寧可竊竊私語,也不公開發(fā)聲。學者之間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吵架斗嘴,但在學術問題上公開交鋒,并不“丟臉面”“傷和氣”。爭論雙方也都該有份寬容和大度。
再看負面影響。很多人憂心忡忡,公眾看不懂學術交鋒,公開爭論只會讓學術問題變成吵架扯皮。其實,學術爭論進入公眾視野,本身也是一次全民科普。公眾無需也沒有能力站上辯壇搖旗吶喊。但是,他們?nèi)钥梢詮墓_論爭中了解到科學精神、科學方法和相關科學知識。學術討論不能庸俗化、娛樂化,但也沒必要永遠都坐在神壇上。
不要用“掐架”思維來看學術論爭。不要一看到不同意見,就擔心“天下大亂”,就痛心“斯文掃地”。學者有爭論的坦然,我們也該有圍觀的淡然。
© 2018-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(chuàng)科技有限公司
川公網(wǎng)安備51030002000230號